侬峒节,在汉文文献中又记为“洞节”“下洞节”“隆垌节”“陇峒节”“龙侗节”等。“侬”意为“下”,引申为“举行”,“侬峒”是以聚落空间或传统基层管理单位“峒”为节日空间,每年定期举行的大型节庆活动。
节庆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至四月春季举行,有的地方也在丰收后农历七月至十月秋季举行。正月是春耕的开始,举行的侬峒节称为“峒求务”,也叫“头峒”,祈求一年风调雨顺,在村庙等公共空间举行,由“布匠”“乜相”主持仪式,男女老少都参加;三四月是插秧时节,村落之间少男少女相互帮工、对歌,形成“峒娋瑁”,意为“少女少男峒节”,又称“尾峒”,参加者以年轻人为主,举办空间在坡地,目的在于对歌交友。节庆内容包括祭祀祈福、聚会交友、对歌传情、商品贸易和文体娱乐。
各峒轮流做东定期举办节日,一个县内节期持续时间长达一两个月,在当代还发展到各自然村在同一个乡内轮流做东,参与人数众多、影响面广,是壮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之一。
编 辑:岑剑玲
校 对:张盈盈
一 审:黄振睿
二 审:黄华乐
三 审:黄骙瑛
发布于:北京市明道配资-北京股票配资平台-专业股票配资利息-正规配资炒股平台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